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如果說月亮能通達人心,那么在除夕時,徹夜不眠的守歲人們的熱鬧聲,一定會吵得它睡不著覺。也許它會睜開眼睛悄悄俯瞰人世,正好碰上剛剛綻放的煙花在它身邊打招呼,五彩斑斕的光照亮整個天空,可惜沒等到它的回應,便已消失在茫茫夜色里,但沒有關系,春節的煙花,你方唱罷我登場,此起彼伏地從不會讓人覺得遺憾。
回想以往的過年經歷,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是氤氳著熱氣騰騰的美食,畢竟民以食為天,而過年能夠吃上母親親手做的地道家鄉美食,更是對一年在外打拼的游子內心最大的慰藉,既是親情的細膩安撫,也是對從小就吃習慣了的飲食的滿滿回味。不論是那一碗色彩斑斕,甜香四溢的臘八粥,還是口感酥軟、味道鮮美的粉蒸肉,又或者是火爐上熬得油亮金黃的人參雞湯,都承載著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也飽含著母親對歸家孩子們最無聲的愛。
現在的春節雖不及以前那么熱鬧,也有不少年輕人吐槽每年的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但每年的過年依然年年不落地回去,因為春節,它不但是一個洋溢著幸福和快樂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久別重逢的親人們之間的團聚,還是我們國家一種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鄰里鄉親之間和諧與安寧的民族精神,是每一個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溫情。
春節就像是個定時提醒,每一年都提醒我們:工作了一整年,離家了一整年,是時候花點時間回家陪陪你的親人。無論在外面工作多累,遇到多大的挫折,你潛意識就會想到“回家”,那是為你遮風擋雨可以讓你放下防備的地方。我想這就是農歷新年雖然在年味兒越來越淡的時代所承擔的那份家庭團圓的濃濃家庭價值觀吧!
每年臘月身處異鄉的人們會陸陸續續回到家鄉,尤其是在除夕前幾天達到人流返鄉高峰,形成了一年一度“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潮”——中國特有的春運。春運不單單是人們從繁華的城市回到熟悉的村莊,還是鄉愁故情的延續。到了小年,就進入了濃濃的過年氛圍,人們會開始祭灶神,大掃除,買年貨,貼對聯等,一直忙碌到除夕,擺上隆重的年夜飯。南北文化的差異,讓不同地區的年夜飯有不同的講究,南方的年夜飯必有一道魚,因為魚在漢語中寓意“年年有余”的富足生活。而北方則吃餃子,“餃”和“交”諧音,既有更歲交子之意,還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寓意。
吃年夜飯,看春晚,燃煙花,熬夜守歲,是每家每戶在除夕夜的必備。臨近農歷跨年,一邊觀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和主持人一起倒計時新年的鐘聲,一邊眼耳手腦齊上陣地想要爭搶燃放新年的第一響。待喊到數字1時,手上的點炮香也準確地對接上早已經放好的鞭炮引線上,于是街上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綻放得十里八鄉都能夠看到,家家喜氣洋洋,晚輩向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福,老人長輩向晚輩和孫子孫女們發放壓歲錢,開心又其樂融融。而漆黑夜空里升起的煙花,在門庭院落的上空開啟一場群星閃爍的表演,大街小巷繁花吐艷,家鄉的年夜飛金流霞,燦爛輝煌,大人們眉飛色舞,孩童們歡呼雀躍,家鄉的年夜掀起經久不息的歡騰浪濤,這是在城市里所感受不到的過年氣息。城市里雖然也會組織大型煙花表演,但終究不是自己點燃的那束煙花,總少了點味,自己親手點燃的煙花,哪怕再小,也是自己引燃了那一撮引線,有一種自我掌控局面而又無法言明的快樂。
大年初一拜鄉親。一般是一個家族的男丁帶著小孩子們一起去村子里相互拜年送祝福,而女眷們則是留在家里擺上糖果和花生瓜子,等著其他家族的拜年軍團前來賀歲。于是恭喜發財、身體健康之類的溫情祝福,學習進步、考上清華北大的殷切希望,在人們一聲聲道賀與問候中,傾瀉而出,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你瞧,這便是春節,哪怕長風凜冽刺骨,人間仍舊有熱情炙熱燃燒。
那大門上寓意迎春納福的“?!弊郑T框兩邊燙金的春聯,萬家燈火通明,炊煙裊裊,以及耳邊傳來的某家某戶時有時無的喧囂熱鬧,都是這個春節最溫暖的記憶,這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新年記憶,也是龍的傳人那千百年來所傳承的民族精神和沖天豪氣。